末代皇帝
近日居家隔离,深夜无事,遂观《末代皇帝》,感叹颇多,记之。
在写这篇观后感前,我想给我的这篇观后感起一个不错的题目,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末代皇帝”这四个字更适合这观后感。看电影之前,我对溥仪了解的少之又少,除了知道他是汉奸之外,再就是一张“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的表情包。虽然《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有相当多的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也能从中窥探一些溥仪的往事。
我看的是Criterion Collection版的《末代皇帝》,应该是院线上映的版本,剧情相对来说很紧凑,的确是Criterion Collection。电影的艺术造诣不用我多说,横扫了第60届奥斯卡,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历史地位。看完电影我对其中的几件事印象极为深刻,分别来写写。
open the door!
电影中应该是出现了两次溥仪让门卫开门的场景,第一次出现是溥仪的母亲去世,第二次是婉容被迫离开。
溥仪从三岁开始就成了皇帝,电影中着重刻画了溥仪与浦杰第一次相遇的场景,任何一处镜头都表现出这位小皇帝说一不二的形象,但是谁能想到他的这个身份很快也成为了枷锁,他不能走出皇宫去祭奠他的母亲,他在门前大声的吼道:“open the door!”但是无济于事,他愤怒地摔死了小白鼠,为受困的自己做了一次了结,他深深地明白皇帝这身枷锁可能要伴随一生了。
当他第二次说出“open the door!”的时候,溥仪已经成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将婉容送走,却什么也做不了,甚至只是充满愤恨地低叹了一句:“open the door!”再也没有任何表示。这与第一次形成了鲜明地对比,溥仪明白,他只是日本人的傀儡皇帝,无力去改变任何事情。
友谊地久天长
庄士敦是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曲声中离别溥仪的。从电影中看,溥仪应该是非常喜欢他的这位老师的,庄士敦送给了溥仪自行车,教他数学,支持他戴眼镜。庄士敦对溥仪的经历与身份充满了同情,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师生情,还有着弥足珍贵的友谊。
当听到中国乐器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我有点感慨,我想如果我有个亦师亦友的好老师好朋友要离开,我也可能会失落,伤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蟋蟀
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要写《末代皇帝》的观后感,我敢肯定蟋蟀这一意象绝对是最令我震撼的。
溥仪登基时,笼子里的蟋蟀是翠绿的,象征着当时清政府的回光返照,将所有的重任交予到了一位末代皇帝的手中,而这位末代皇帝只能被关在笼子里,不论是清政府的笼子还是伪满洲政府的笼子。
最后溥仪将笼子交给一位少年时,笼子中出来了一只灰色年老的蟋蟀,溥仪也正如这年老色衰的蟋蟀一样,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而这位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接过了历史的重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末代皇帝》链接:https://xdym11235.com/archives/234.html
具体版权规定详见侧栏版权说明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