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授权实战入侵网站已添加“如何入侵”标签,在侧边栏的归档中选择“如何入侵”即可查看所有文章

MENU

读书笔记——《白鹿原》

May 19, 2022 • Read: 1281 • 阅读设置

写于2018年4月5日,首发于我的公众号,现发布于此

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军训,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山脚下,我们在那里度过了15天,走的那天军训的教官带我们出军营到附近的灞河玩耍,教官指着灞河后面的塬告诉我们那是白鹿原,跟随我们一起去的班主任说:有一个小说也叫《白鹿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白鹿原,听到《白鹿原》小说这个名字,往后的很长时间,我每见到蓝田人都会问:“你知道白鹿原吗?听说有个同名小说很有名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一睹《白鹿原》的真容,前些天父亲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终于目睹到了《白鹿原》的恢宏。

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能感受到陕西人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文中的语言读起来甚是亲切,我经常被其中的情节吸引,为之叹息、流泪。其中的很多事情勾起了我诸多回忆与共鸣。而这种回忆和共鸣让我更能理解白鹿原这篇巨著。

故事从白嘉轩的七次娶亲开始,不得不说农村人对传宗接代有着极为苛刻的追求,就是放到现在,每年回家后听到最多的家长里短就是娶媳妇和生儿子的事情了,在一个即将小康的社会如此,放在旧社会的中国更加严重。白嘉轩为了生一个儿子,财竭力尽才娶到了一位媳妇,从这­­­­就可以看出农村汉子为了传宗接代所付出的代价。白嘉轩在小说中是一位忠于儒家文化的族长,用文中的一句话评价这位族长就是“腰杆挺的太硬了”。一他立乡约、断绝与女儿的关系、不准黑娃和小娥进祠堂、惩戒孝文和小娥通奸、面对大瘟疫不屈服、原谅功成名就的孝文和黑娃进祠堂。由此看白嘉轩是一位不近人情、以德报怨、克己复礼的族长,而这体现的正是儒家文化,如果说朱先生是白鹿原儒家文化的精神领袖的话,那么白嘉轩就是白鹿原上儒家文化的践行者。这和下面要讲的鹿子霖是截然相反的,白嘉轩始终用儒家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家人和族人,贯彻执行着“耕读传家”的古训。

文中另一位大户人家就是鹿子霖了,鹿子霖家起家于厨师,文中叫勺勺客,攒下钱后才置下土地,成了地主。从整篇小说中看,这位地主似乎应该叫土财主还差不多:小心眼、势力、胆小、好色。和把“仁义礼智信”融入日常生活的白嘉轩完全不同,当乡约、各处认干儿子、与小娥通奸还设计差点害死孝文、拆白家门楼,这些事情也就鹿子霖能做出来了。当他从监狱出来以后在生命的最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情是多么可笑,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上文说到的朱先生不像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是虚构的,他是有原型的——牛兆廉,关学最后一位传人,据说是一位和诸葛亮相当的人物,在小说就有体现,能占卜、只人劝退大军、死后不忘羞辱挖坟的红卫兵,这种情景我只有在《三国演义》中见过,所以在朱先生去世时将他比作白鹿是毫无争议的。不仅仅这些行为让我钦佩,朱先生还有很多让我敬佩的地方:大旱的时候不贪污灾民的粮食还邀请乡约们一起去吃舍饭;不辞辛苦修县志,书里的很多人不理解这种行为,但是我感触还是很深的,毕竟我父亲从事着相同的职业,文中有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就是在县志前半段里用共匪,后半段用共党,从这就可以看出朱先生是一位尊重历史有骨气的文人;在听到兆海殉国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弃笔决定为国捐躯(虽然最后没成功),举行葬礼这一段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为朱先生这样的举动感动了。正是历史上有着朱先生这样仁人志士,每每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站出来,为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次次挽救国破人亡的中华民族,才使得中华民族能永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想这就是每一位受到儒家文化教育人的终身理想。

最后我还想说说书中的祠堂,在儒家文化中孝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不能进祠堂,不被家族承认的人在过去是很失败的,所以孝文和黑娃功成名就后第一件事情想到的就是回家光宗耀祖,正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言:“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我小时候觉得这种家族文化很酷同时也是相当腐朽,酷是因为家族听起来很磅礴,腐朽是不理解这种根生蒂固的家庭观念,当时的我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深刻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母亲的教育,我渐渐理解了家族文化,它不仅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同时它又是家族长治久安、延续文化的最小单位,就如同文中的白、鹿两家,家风的截然相反:白家虽然数次衰落但仍能中兴,鹿家兴盛百年却随后衰落。

读完全文,我深陷《白鹿原》中不可自拔,为陈忠实先生对人物鲜明的刻画倾倒,无法想象陈忠实先生是怎么在他的大脑中构思了历史跨度如此之大、人物众多的《白鹿原》,还能将这些东西杂糅在一起却不冲突、不矛盾,看起来很舒畅,这是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过的人才能描写出来的,这种真实感或许就是《白鹿原》打动人心的地方。仔细回味书中的情节,对白嘉轩很是钦佩,我们只要挺直腰杆做人,总是不会把人做坏的。

Archives QR Code Tip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